WIKIPEDIA 百科

养好水,这只是其中一步

我们常常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可见养好水之重要性。拥有好的水质,不仅更加美观,而且鱼病的发生率就会有所降低。那么,什么称之为“好水”呢?


鱼缸里的小金鱼高清图片


  1、好水的定义: 

用我们的眼睛直观地看,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有晶莹剔透的感觉,水中基本无悬浮微粒或有极少量的。


  2、养水原理: 

养水养水,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分解成无害物质,使其挥发掉或随着过滤和换水流掉。换水,清洗等,这些都是必须定期做的,不能偷懒哦~


  3、主要有害物质: 

所谓有害物质,来源可以是鱼的粑粑、食物残饵,也可以是自来水中的氯、氨、重金属等。

粑粑和残饵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了,水中植物的腐烂,以及鱼儿的呼吸作用,都会产生许多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而经过漂白粉处理的自来水中会含有大量的氯离子,透过水管还会带有许多重金属和细菌,这就给养鱼带来很大的隐患。


  4、强大的微生物: 

硝化细菌:这是一种灰常好氧的细菌,它主要是负责把氨分解成亚硝酸盐,让亚硝酸盐跟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随后硝酸见光或遇热分解。

2NH3+3O2→2HNO2+2H2O,HNO2 + 1/2 O2 = HNO3

酵母菌:这也是一种好氧的细菌,它是主要把粑粑和残饵等有机物分解成氨,但同时还会对鱼儿的抗病能力有增强作用。

乳酸菌:相反,乳酸菌就不那么喜欢氧气了,它是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气体挥发掉,或者再次还原成氨,同时也提高鱼儿免疫力。



当然,好水的养成这仅仅是其中之一,绝非全部,要相辅相成,水质护理系列之间互相配合,好水自然养成,好鱼离你还会远吗?


新开缸养水

大多数的我们都是用自来水和鱼缸来养鱼,所以第一次养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建立有利于鱼儿生长和观赏的水环境。开缸的水环境要求就是建立强大的生化净水系统和具有优势的有益菌群落,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1、消毒: 

面对新鱼缸,消毒是必须的。小鱼缸可以使用浓盐水来消毒,比较方便。不过比较大的缸(60cm以上)建议使用专门的鱼缸消毒剂来进行消毒,无残留,还要解决传统高锰酸钾带来的染色问题。


  2、除氯: 


自来水基本上都是经过漂白粉处理的,其中夹杂的氯特别多,所以除氯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除氯的主要方法有晾晒法和化学法。

晾晒法:在烈日下曝晒两天,或者再缺光出晾4-6天,之后才可使用。

化学法:这个方法比较省时间,使用水质稳定剂,按照用法用量,即可使用。


  3、注水:  

经过曝晒的自来水处理好后,可以把水倒入缸中了。装到一半时,可以进行打氧和开启过滤系统。如果要布景和种水草,也可以进行了,水草可以保持水质,还美观,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下,但是不要种太多,水草占据的水体面积不宜超过1/4。


  4、循环: 

鱼缸加满水后,继续打氧和开过滤1到2个小时,这时候观察水流情况,并简单计算一下过滤循环水的次数。一般要达到1小时循环4到6次,水流太大就调节水泵出水量,有水流死角就调整上滤出水口的位置。测量出水量的方法是,在水线下贴一把尺寸。尺子的0位就是水线。堵住过滤出水口,计算5分钟水位下降了多少。60的缸装30cm水深,5分钟一般下降1到2cm就差不多了。再调节上滤出水口的深浅,使滤槽内的水深在5cm左右。


  5、培菌: 

(按照100L水10ml的用量)加一些水草营养液作为硝化细菌的培养液,加入一些硝化细菌,在过滤盒里加一些生物过滤器材(如净水生态砖)作为硝化细菌生化床,来进行培菌。


  6、强化硝化细菌: 

第二天,这时候还不能下鱼。从鱼缸里取出1瓶水,再加10ml的硝化细菌,喷洒到生物过滤器材上,加强硝化细菌群落。此时铺上一层的过滤棉,上滤的出水口再套上丝袜或在水管上再盖块过滤棉。


    7、闯缸鱼: 

第三天就获得一缸清澈透明的水了。此时摸缸壁会有滑腻的感觉,说明硝化细菌群落已经附着在上边了。此时可以去掉气泵,买2条闯缸的鱼来养了。闯缸鱼1~2天适应环境后,可以开始喂食。正常喂食3到5天,水质仍然清澈,那么恭喜你,开缸成功了!



“万事开头难”。的确,新开缸是比较麻烦的,工序比较多,但是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后面的护理就会变得简单,鱼儿摊上的麻烦事就相对减少许多,所以不可以轻视这个步骤哦~










鱼儿为何用药没有效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同样是生病,一样的症状,一样的用药,一样的用法用量,为什么他们就可以痊愈,我的就迟迟不见效果?!

别急,往下看>>>

鱼缸里的斑马鱼高清图片


  1、糟糕的水环境: 

一直以来,养水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环节。平时很多疾病都是因水质不好引起,在治疗期间水质的要求就更是严格。处于一个糟糕的水环境里治病,无论多好的产品,当然都于事无补。保证好而稳的水质是治好病的前提。


  2、不换水: 

很多水族店和上班族在治疗期间都因为太忙或没意识去换水,这就使得里面的有毒物质没办法去掉,导致病情没法改善。换水是“老三样”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


  3、换水不当: 

水不仅要换,还要换得恰当!很多人换水时比例不对,有些人会把全部水换掉,有些人放水量又太少了,这不仅会造成水质动荡,还会加重病情,一定要注意啊!!


  4、换水时清洁/更换滤材: 

有部分人认为这样做可以改善水质。No!这样反而会弄得鱼缸很脏,然后就觉得要把水全部换掉,从而破坏了硝化系统,重新培菌已经来不及了,这就造成水质大幅度下降,鱼病也会更加严重,甚至使得鱼大量死亡。


  5、氧气不足: 

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地方。鱼儿生病时,它的呼吸能力下降,药物也会降低鱼儿的呼吸能力,这时加大氧气就至关重要了。强劲的氧气不仅可以刺激硝化菌的快速繁殖,改善水质,而且保证鱼儿生病时也有充足的氧气,从而帮助病情的好转。可以通过加氧来增加水中的氧气哦~

  6、温度过低: 

新陈代谢的速度跟温度有关,相信各位在夏天和冬天的时候都有所体验。有时候用药效果不明显,可能是温度低了。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下温度(根据具体鱼儿来升温),促进鱼儿的新陈代谢,更好地吸收药物。这也是“老三样”之一了。


  7、抗药性: 

一些商家或繁殖场滥用药,在运输环节都会加同样的药,药量也没有控制好,这样一直加下去就会产生抗药性。


  8、药药相克: 

这个相信不用多说了吧,我们生病用药时,也会有“不可与XXX一起服用”。就像杀菌水和硝化细菌不可以一起使用一样,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或者加净水剂都会造成相克而没效果,所以用药时要多多注意!


  9、用盐不当: 

盐虽然也是“老三样”之一,但也不能肆意使用啊!一般用盐浓度在2-5‰,有些细菌受到抑制,有些细菌(如亲水性细菌)则更加疯狂增长,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用盐要根据鱼的症状恰当使用!


 10、用量不够: 

这并不是说药水分量不够,而是药水的浓度。因为各地的水质不同,所以见效的浓度也有所差异。有效的单位水体药物与水体pH值是成正比的。北方水的碱性比南方大,所以南方有用的浓度到了北方不一定见效。另外,如果缸里滤材种类多,可适当增加用量。


 11、转移鱼缸时操作不正确: 

转移鱼缸通常是隔离药浴。别以为引入原缸水就没问题,问题在于另外一个缸。如果是新缸或者新滤材,移缸后立刻下药治疗,那悲催了---鱼隔夜死亡、水体混白。原因和上面第4条差不多,建议鱼在新环境中静养12小时后再下药治疗。


 12、喂食不正确: 

鱼吃东西就会拉粑粑,平时还要进行呼吸,这些都是产生氨氮的源头,而大部分的药都会破坏硝化系统的。硝化系统被破坏,氨氮又没得到解决,这就加大了负荷,硝化系统就崩溃了,从而影响到水质。因此,治病期间不建议喂食。


 13、滤材的原因: 

吸附力很强的滤材(如活性炭、吸氨沸石)虽然能使水质清新,但也会把药的有效成分吸走,所以有没效果一说,建议下药时把吸附力强的滤材拿走。请注意,珊瑚谷、细菌屋、过滤棉等吸附能力相对较弱的滤材要留下,以保证良好的水环境。


 14、光照问题: 

有些药水里面的有效成分会见光分解,所以需要关掉鱼缸里的灯和过滤槽的UV杀菌灯(房里灯可正常使用)。


 15、pH不合适: 

还有一些药物在强酸/强碱的水体中会失效。所以建议下药前先换1/3水,改善水质,将pH值调至7左右。

网店

微信


关注微信折扣!

地址